Chinese Society for Studying Japanese Philosophies

Chinese
Japanese
English

讲座综述:茶道哲学

2019-01-17 20:30:46   来源:秘书处   

       20191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思辨东方”系列讲座之十九“茶道哲学”主题讲座在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三楼多功能厅顺利举行。讲座由中华日本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王青研究员主持,邀请了中华日本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林美茂教授,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郭连友教授,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博士叶晶晶作学术报告。讲座同时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主任徐碧辉研究员,西方哲学研究室主任王齐研究员、刘素民研究员,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马寅卯研究员、王歌博士,东方哲学研究室洪军研究员、贺雷博士作为评论人出席了此次活动。此外,清华大学历史系刘晓峰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晓明讲师等其他高校教师和研究生也一并参加了此次活动。
李萍教授作了题为《中日茶道哲学的比较研究》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李萍教授首先明确了茶道和茶道哲学的概念,指出茶道是指基于茶自身的性质而淬炼出的精神世界,茶自身的性质首先是它的苦后回甘自然属性和对人身心的益处,茶道即是在此之上对于茶进行的情感投射和意识升华,继而进入到人所创造出的精神世界。茶道哲学则是对茶道的形而上学思考或形式化考察,形而上的思考是要脱离茶的日常性、物质性,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中国茶道的思想渊源是多样的,其与儒释道思想都有联系,中国多元化的茶文化形态的原因在于中国是茶的出产国,饮茶的历史悠久、地域广泛、习俗多样,加之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文化的相互争鸣、交融和渗透,由此产生了中国茶道文化多样性。日本茶道的思想渊源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思想联系更为紧密,茶文化先后于唐和宋时期有日本僧人传入日本,日本茶道在起源上就与禅宗紧密相关,日本茶道的礼仪和精神都是从禅宗中演化而来的。日本茶道中单一动作的多次重复就和禅宗参禅打坐的理念相通的,通过有意识的动作重复而达到无意识的“空”的状态,在这种空的状态下“道”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林美茂教授在报告《谈日本茶道中的若干概念》中通过“一期一会”、“侘与寂”、“和敬清寂”三个关键词概括出日本茶道的审美特征是发现与创造的统一,日本茶道的哲学内核实从看到用、从“有”到有。一期一会是日本茶道在举行茶会时主客心得的用语,指的是主客都必须秉承此次茶会是此生唯一的一次机缘,为此主客都要诚心诚意、全身心投入这个茶会的过程之中,来源于禅宗佛语。侘和寂在茶道中是指追求“数寄”的心境,数寄指的是风流、风雅,这种心可以达到枯淡、闲寂之境,从而与华丽、奢华相对,这一概念经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发展为追求简素、闲寂的“侘茶”,继而被千利休继承发展为“草庵茶”。日本茶道的精神就在于从枯淡、简素中发现和创造美,而发现和创造美的关键就在于“和敬清寂”,让自己的整个心魂,也可以说以自己之离尘脱俗的鲜活生命与世界相遇。通过对日本茶道的相关概念的产生以及内在的意味的分析,不难看出这里不仅仅只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人与世界相遇,如何在日常的世界中发现美的存在、创造美的生活,建构美的心境。最后林美茂教授总结到日本茶道,简单地说,就是以侘、寂之心情,以一期一会之觉悟,以和敬清寂之精神,形成主人与客人,我与茶席,茶席与我圆融一体的世界,沉浸其中,循法入境,超然入道,从而发现和创造美的生活。
郭连友教授作了题为《茶道与中日文化交流》的报告。郭连友教授以中国清朝末期驻日外交官黄遵宪对于日本“茶汤”的认识分析了以茶道为媒介的中日文化交流。黄遵宪是我国清末时期著名的外交官、政治家,其著的《日本国志》对于我国近代的社会革命和改革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该书第35—37卷以及礼俗志2-4中对于日本的“茶汤”进行了详细的记述。黄遵宪在书中详细考察了在日本茶的传入和栽培的历史、“茶汤”的成立和发展的过程、点茶的制作方法、茶室茶器的特点,并且分析了日本茶道的美的意识,指出茶室忌华、茶器忌新,多用简素缺敝之物,从中发现和创造出美的感觉。黄遵宪同时对于当时日本茶会的情形和礼仪、日本茶产业的发展、茶叶的出口以及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都作了详细的记录。从黄遵宪关于日本“茶汤”的记述及其认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茶文化对于日本茶道的影响,同时在近代日本茶产业的发展也为我国近代发展茶产业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叶晶晶博士在报告《日本茶道美学浅谈》中从文化史的角度对日本茶道美学进行了分析,叶晶晶博士首先指出日本茶道是基于中国宋代点茶法发展而成的抹茶道,经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等人的发展形成于16世纪,现在日本茶道主要包括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家,总称日本茶道的三千家。日本茶道的茶事类型多样,可按举办的主题、季节、时间而分,茶事的流程包括席前清净身心,前席主客寒暄、吃怀石料理,休息时茶庭小憩,后席点浓茶、添炭。日本茶道之美体现在点茶的简素之美、茶器茶具的和谐之美、茶室茶庭的寂静之美,最后叶晶晶博士指出日本茶道之心在于待客之心,是一种忘己利他的待客精神。
在评论环节中,徐碧辉研究员指出日本茶道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美学属性,日本人自古以来对自然以及自然美情有独钟,并且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日本的茶庭、茶室、茶具就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那份寂静气息,让人直接感受与理解自然,日本茶道追求禅茶一味,它将日常生活的饮茶行为与哲学、宗教、伦理和美学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日本茶道独特的缺陷、简素、枯槁、静寂之美。
刘素民研究员指出,中国的茶叶于明朝时期传入欧洲,一开始茶叶价格昂贵,只有皇室和贵族才有能力享用,是上流社会用于社交活动的奢侈饮料,到了17世纪后半期,随着茶叶输入量的增加,茶叶的价格开始下降,饮茶开始在整个社会普及,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还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和用餐习惯。
马寅卯研究员指出在中国历史上,茶叶一直是我们对外贸易的最主要的产品之一,对全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不管是日本的茶道还是英国及欧洲的茶叶文化,都是在原有的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演变发展出来的。茶如果只用来饮用是一种健康的饮料,而我们引至为道,从饮茶的行为中体悟出茶道的美感及思辨,其实寻求的是精神世界的满足。
王齐研究员指出茶道以茶为媒,通过沏茶、赏茶、饮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进友谊、学习礼法、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茶道所追求的是超越性与和谐性的统一,追求在静寂之中通过直觉体悟达到对人生、对功利的精神上的统一。
王歌博士指出中国茶道融入了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三者相互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道德观念,中国茶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释道的精神理念,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养性情,品味人生。日本茶道虽然起源于中国茶文化,但是日本人将饮茶与日本的宗教、哲学、美学融为一体,形成是日本茶道独特的审美意识。日本的茶道不是个人的茶,而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茶道使人们摆脱现实社会的制约,从内心得到共鸣。
讲座最后由叶晶晶博士在北京日本学中心茶室为与会嘉宾现场展示了日本茶道的流程、形式和礼仪。叶晶晶博士在日本茶道里千家接受过正式的日本茶道训练,为大家呈现了一场正式的日本茶会表演。大家在欣赏日本茶道表演、品尝日本抹茶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日本茶道之美。

上一篇:凤凰网直播文化沙龙:日本文化关键词
下一篇:日本哲学会加藤泰史会长与康德哲学研读会的交流

备案编号: 吉ICP备17008597号-1 版权所有: 中华日本哲学会
Chinese Society for Studying Japanese Philosophies